糧船灣聯誼總會宗旨為團結糧船灣水陸居民及其他各界好友與大家共謀福祉。
推廣糧船灣在地文化
傳承自然、人文歷史的使命
糧船灣六角形岩柱屬於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分布於西貢沿岸及多個海島。2009年納入香港地質公園,2022年10月入選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首百個地質遺產地,成為全球最具地質科學價值的100個地點之一。
天后宮位於東丫村,從東丫碼頭步行數十步即可抵達。此廟建於清高宗乾隆六年(1741年),並擁有一座該年鑄造的大鐘。天后宮於1996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並在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糧船灣碼頭位於西貢區萬宜水庫西南面,在1990年代建成。現時,糧船灣的北丫碼頭為原居民提供便利的上下船服務,而東丫碼頭預計將於2025年完工,以應對節慶及假日期間旅客量的增加。
透過生態保育與低環境影響的建設,打造糧船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勝地,提供環保導向的體驗,如生態步道、環保住宿與教育活動。
保存並活化當地的歷史遺跡與漁村文化,設立博物館、文化導覽及傳統技藝體驗,讓遊客深入了解糧船灣的歷史價值。
保存並活化當地的歷史遺跡與漁村文化,設立博物館、文化導覽及傳統技藝體驗,讓遊客深入了解糧船灣的歷史價值。
目前在歷史文物的保護、非物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育、島嶼居民及觀光客的健康及急救設施等,都迫切需要一個建設與活化,同時把香港糧船灣在旅遊獨天得厚的發展潛力發揮出來!
目前在歷史文物的保護、非物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育、島嶼居民及觀光客的健康及急救設施等,都迫切需要一個建設與活化,同時把香港糧船灣在旅遊獨天得厚的發展潛力發揮出來!
目前在歷史文物的保護、非物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育、島嶼居民及觀光客的健康及急救設施等,都迫切需要一個建設與活化,同時把香港糧船灣在旅遊獨天得厚的發展潛力發揮出來!
透過可持續發展與環保建設,成為東亞地區的標誌性生態旅遊勝地,吸引國際旅客並提升旅遊品質。
透過文化保育與創新活化,讓糧船灣成為展現傳統漁村文化與歷史遺產的典範,為當地社區創造認同感與價值。
促進旅遊、休閒與當地經濟的協同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並打造融合自然與現代生活的優質旅遊體驗。
承襲糧船灣的漁業歷史,發展海洋文化體驗,如傳統捕魚技術展示、海鮮市集與在地美食,讓遊客深度感受當地生活方式。
利用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推動生態步道、生態保育區與水上活動,讓遊客能親近自然並參與可持續的生態旅遊。
發掘並活化當地歷史建築與遺跡,如舊碼頭、傳統民宅,結合故事導覽與文創產業,強化旅遊體驗的歷史厚度與文化魅力。
透過環保建設與生態保育,確保糧船灣的自然資源得以長久保存,實現綠色永續經營。
創造就業機會,發展在地產業,如文化體驗、觀光服務與特色商品,帶動社區經濟成長。
透過歷史遺跡活化、文化導覽與體驗活動,讓遊客深入了解糧船灣的文化,提升認同感。